政府機構改革破計劃經濟堡壘 終結九龍治海
新華社北京3月11日供網易專電 改革開放以來的第七輪國務院機構改革今天拉開大幕。有代表說,這一輪“深水區”的改革,就是向自身權力開刀。新華社記者將目光投向那些身處“被改革”之列、揮刀“割自己的肉”的部門、官員、職工及一些業內專家,聽他們對改革的評說。
——攻堅“鐵老大”。既是政府機構,又掌握著鐵路運營,資產總額數萬億元,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鐵道部還擁有公檢法系統,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封閉運行體系。因此,有人將鐵道部形容為“一個計劃經濟堡壘”。
這個“堡壘”在此次改革中被攻堅。鐵道部不再保留,其職能被劃分為三部分:擬定鐵路發展規劃和政策的行政職責劃入交通運輸部;新組建的國家鐵路局負責擬定鐵路技術標準,監督管理鐵路安全生產、運輸服務質量和鐵路工程質量等其他行政職能;鐵路運輸統一指揮調度,經營鐵路客貨運輸業務,鐵路建設等企業職能則交給中國鐵路總公司。
兩會召開之初,全國人大代表、鐵道部部長盛光祖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就誠懇地表示:支持大部制改革。他說:“是不是一任(鐵道部長)不重要,關鍵是根據國家的需要。”盛光祖還有些動情地對記者說:“我們都是朋友,鐵路事業發展需要你們的支持,我們也真誠希望為廣大旅客提供很好的服務。”
8日,面對媒體追問,盛光祖再次表示:“大部制改革很好,我很贊成。大部制改革實行政企分開,有利于鐵路更好地發展。”
改革后,或將承擔債務主體的中國鐵路總公司如何在投資建設和償還債務之間取得平衡,備受關注。同濟大學教授孫章認為,鐵路高負債既有政策性、也有經營性的原因。政企分開后要把賬本理清楚,公益性的應由國家負擔,經營性的要通過提高企業效益來逐步消化。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鐵道部龐大的體系曾經給這200多萬員工帶來很多榮耀,已在鐵路系統工作了整整28年的申新甫說,自己穿著鐵路制服還是很驕傲的。但近幾年,鐵路的一些事情引人關注,大部分鐵路員工收入水平也不算高。“都說要改要改,也覺得應該改,可是真到了改這一天,心里還真說不上是什么滋味。”他說。
在鐵路系統職工看來,大部分鐵路員工會進入新組建的中國鐵路總公司。按照方案,這家新公司將負責鐵路運輸統一調度指揮,經營鐵路客貨運輸業務,承擔專運、特運任務,負責鐵路建設,承擔鐵路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等。
面對未來,人們也充滿新的期望。申新甫說,希望這次改革,能讓企業發展、員工增收。廣鐵集團廣州客運段京廣車隊列車長吳建國說,盛光祖任鐵道部長后,給每個職工提了800元的工資,現在自己一個月能拿到4000多元。
——終結“九龍治海”,海上執法攥成“一個拳頭”。按改革方案,為推進海上統一執法,提高執法效能。國家海洋局將重新組建,整合國家海洋局及其海監、公安部邊防海警、農業部中國漁政、海關總署海上緝私警察的隊伍和職責,我國海洋維權執法“九龍治海”局面將終結。
中國海洋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海監東海總隊原副總隊長郁志榮十分贊同這樣的整合。他表示,海上執法具有高成本、高風險、長周期等特殊性,統一執法力量可以降低執法成本,提高執法成效。例如,海洋執法需要碼頭、船只、機場、飛機、油庫等,還要有專門人才。“如果每個部門都搞,很可能是重復建設。”他說。
全國政協委員、同濟大學黨委書記周祖翼說,海洋執法力量握成一個“拳頭”,有利于維護我國的海洋戰略。他認為,從古至今,世界強國都是海洋強國,皆是貿易和海權并重。中國在600年前就有鄭和下西洋的壯舉,近代社會的開端也是從海洋開始的。到2020年我們要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整合海洋力量、走海洋強國之路是必然的選擇,而重組國家海洋局正是其中的一步。
——食品藥品安全管理要“一竿子插到底”。按改革方案,組建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將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職責、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的生產環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職責、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的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職責整合。工商行政管理、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相應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隊伍和檢驗檢測機構也將劃轉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厲曙光說,部門整合后,對生產、流通、消費環節的食品安全和藥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實施統一監督管理,監管部門各說各的話、各唱各的調、各定各的標準,好事誰都管、壞事誰都推的情況將可以得到有效治理。
上海市奶業行業協會副秘書長曹明是認為,機構改革后,目前已有能力實現食品安全監管從源頭到餐桌的全鏈條監管,如何形成法制統一、機制統一和標準統一,將是新機構的工作重點。
曹明是還表示,從改革中受益的不只是消費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指出,到2015年底前要基本完成相關標準的整合和廢止工作,全面啟動對5000余項食品標準清理工作,“標準打架”的局面將可能得到解決,這對不少企業來說都是一個福音。
——推動文化產業更加蓬勃發展。按改革方案,合并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組建國家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加掛國家版權局牌子。
業內有關專家分析認為,一方面,廣電總局與新聞出版總署合并有利于適應當前新媒體迅速崛起、新的新聞傳播形式不斷涌現的市場現實;另一方面,合并也有利于為傳媒企業的全產業鏈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廣播影視和出版發行的管理體制統一,打通了傳媒行業全媒體發展的關口,進一步降低了媒介融合的制度難度。”中投顧問文化行業研究員蔡靈說,文化產業的發展方向是規模更大、實力更強、影響力更廣,因此文化企業的改制、重組和上市依然是文化行業發展的主要趨勢。同時,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等傳統文化行業與網游、動漫、新媒體等新興行業融合發展,也是未來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個方向。這些都需要國家主管部門自身進行相應調整才能確保更好地實現。
——衛生、計生原本就是“一家人”。10日公布的《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提出,將衛生部的職責、人口計生委的計劃生育管理和服務職責整合,組建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不再保留衛生部、人口計生委。
上海市人口學會會長孫常敏表示,我國人口計生工作,特別是大城市和東南沿海的人口計生工作面臨著轉型的任務,機構改革將有助于減少行政經費,減少財政的投入。計生過去就是從衛生分離出來的,現在合并,是基于當前的形勢需要,全國已經有這樣的試點,例如廣東深圳、上海浦東等地方的人口計生和衛生部門已經合并了。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衛生局副局長黃峰平表示,改革將使人口計生服務的提供從“多頭管理”變成“一頭管理”,管理的有效性得到加強。人口和計生服務,不僅事關基本國策,更關乎公民健康。他說,機構改革將有效減少扯皮,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同時減少人員支出,包括三公經費、日常開支都會縮小。
“我從事人口計生行政工作十余年,感覺這個領域的工作,始終處于多部門協調的狀態。例如提供和提高計劃生育技術服務依靠的是衛生機構,獎勵輔助政策要與社會保障部門協調,人口政策法規要與發改委協調。特別是當前人口的流動性大大增加,而我們政府部門的耦合度則在下降中。”孫常敏表示,“國家這樣改革,不僅不會削弱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而且可以使得勞動分工更加科學,人力資源配置更加充分,人口計生工作開展起來更加順暢有力。”
——助推能源市場化改革進一步提速。副部級單位的能源局合并了正部級單位的電監會,這,在內行眼里卻是情理之中。
華東電網發展規劃部高級工程師楊宗麟表示,以前電監會雖然是正部級單位,但由于缺少相應的價格制定和投資審批等核心職能,常常會陷入監管乏力的窘境。兩者合并之后,依靠國家發展改革委這一大平臺,重新組建的國家能源局可以配套出臺更多有實質影響力的監管措施。
國家電監會專家組成員言茂松表示,長期以來,我國電力行業70%-80%的成本是發電成本,而這其中較主要的就是煤價。我國煤電之間的問題亟需理順。中國煤炭運銷協會一位專家也表示,電監會并入能源局后,有助于理順從動力煤價到上網電價、再到輸配電價之間的價格關系,助推我國電力改革提速。